可靠性試驗是對產品的可靠性進行調查、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手段。在產品的設計、研制、試驗、生產和使用等各個階段都進行可靠性試驗,以便用最小的代價,在產品設計階段就發現產品潛在的缺陷和隱患,并加以改進和優化,從而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水平。
一、可靠性試驗的目的
機械可靠性試驗是驗證機械產品在規定條件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的試驗,其目的在于發現早期故障和潛在的缺陷,分析產品可靠性和薄弱環節,為產品的改進和優化提供依據。通過機械可靠性試驗,可以評估產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降低維修和更換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可靠性試驗的方法
機械可靠性試驗的方法包括:常規環境條件下的試驗、強化環境條件下的試驗、模擬環境條件下的試驗和現場條件下的試驗等。根據產品的特性和要求,可以選擇不同的試驗方法進行可靠性評估。
《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應用》總結了作者30多年來在國內外從事機械可靠性科研、生產實踐的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可靠性的數學基礎,機械可靠性設計的內容和方法,普通失效率法在機械可靠性計算中的應用,確定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的方法,應力-強度分布干涉理論和機械零件的可靠度計算,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數據的獲得方法,失效模式、影響與危害度分析(FMECA),故障樹分析(FTA),系統的可靠性,可靠性試驗,維修性設計,機械可靠性的幾個專題與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應用舉例。
《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應用》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而且在書中還介紹了工程評估及具體的可靠性工程的經驗、教訓、工程應用實例。
環境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不斷經受自身及外界氣候環境及機械環境的影響,而仍需要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以試驗設備對其進行驗證。
通常環境可靠性試驗分為以下三類:力學環境試驗、氣候環境試驗和綜合環境試驗。力學環境試驗主要包括機械振動、機械沖擊、跌落、碰撞、穩態加速度試驗等,氣候環境試驗主要包括溫度試驗、溫濕度試驗、氣壓試驗、水試驗、鹽霧試驗、砂塵試驗、氣體腐蝕試驗等,綜合環境試驗主要包括溫度氣壓綜合試驗、溫度振動綜合試驗、溫度濕度振動綜合試驗、溫度氣壓濕度綜合試驗等。
環境可靠性試驗可以在產品的研發階段、試產階段和量產抽檢階段對產品的可靠性進行驗證,有利于企業節省研發和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三、可靠性試驗的過程
機械可靠性試驗的過程包括:試驗前的準備、試驗的實施和試驗后的分析三個階段。在試驗前,需要制定詳細的試驗計劃和方案,選擇合適的試驗場地和設備,準備好必要的測試儀器和數據處理工具。在試驗中,需要對產品的性能、參數、工作狀態等進行實時監測和記錄,并收集和分析數據。在試驗后,需要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得出產品的可靠性和薄弱環節,提出改進和優化的建議。
四、可靠性試驗的意義
機械可靠性試驗的意義在于: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降低產品的維修和更換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優化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促進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總之,機械可靠性試驗是保證機械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機械可靠性試驗,可以發現產品存在的缺陷和隱患,優化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降低維修和更換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加強機械可靠性試驗的研究和應用,對于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