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說,一般情況下都吃不到野生三文魚,原因很簡單,它們自然生長大概需要3年的時間才能發育成熟,具有低脂肪、肌肉發達和肉質緊實的特點。而人工養殖三文魚就明顯不同了,有專門的飼料喂養,生存環境也避免了競爭,所以,大家知道的三文魚一般都是那種一年時間都用不到,就可以長到20斤左右的養殖三文魚。
當然,從營養價值上來說,野生三文魚和養殖三文魚的差別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人工養殖的三文魚會含有相對更多的脂肪,如果懂的人仔細看也能從切好的魚片上看到脂肪線。但是,養殖的三文魚口感還是比較松軟,并含有比較全面的氨基酸組成,不管是呈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質量,還是總量都算得上優秀,所以,大家要是能用比較合理的價格吃到這些營養價值比較高的三文魚也是可以的。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人吃三文魚都是生吃,比如,北歐人就更喜歡吃腌制、或者熏制以后的鮭魚。而我們國家流行的三文魚刺身,其實是日本人最喜歡的傳統清淡菜式之一,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烹制方式能夠更好的保留三文魚的營養成分,而且制作方式和吃法也相對簡單得多。
當然,在我這個四川人眼里,沒有什么肉是一把辣椒不能解決的。畢竟我這樣沒有在沿海呆過的人,幾十年的生活習慣的確難以接受生吃魚片,像干鍋基圍蝦這道菜都可以被不少人說破壞了蝦的營養價值。事實上,很多時候都是感覺罷了,正如三文魚刺身就沒有被加熱過后的三文魚更適合人體吸收它的營養,而且生吃還可能存在感染寄生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