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奔六,自感體力、精力不濟,重體力、重腦力的工作更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給孩子們上交通安全課,成了我樂此不疲的選擇。每每來到孩子們中間,頓感身心輕松,好像有些返老還童了。
“爺爺好!”孩子們是不會說假話的,一聲聲稚嫩的童音,讓我感受到自己已不再年輕,雖然對這種稱呼有些不自在、不情愿,但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和真誠的招呼,我還是高興地應到:“孩子們好!”這是進入校園最興奮的時刻。
坐上會場主席臺或走進教室講臺,在一陣陣掌聲中向孩子們打個敬禮,感受到警察的威嚴與自豪,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什么是交通事故?誰能回答,請舉手!”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對一些低年級的學生開展互動是必要的,對助力孩子們思考和應對也是十分有益的。只只小手舉了起來,一次次離奇古怪的答案讓我歡笑不已。
“如果爸爸喝了酒,你怎么辦?”孩子的智力是不可限量的,在幼兒園里,這樣問題總能得到孩子們各種離奇的花樣百出的回答。 “我們走著回家。”“我讓我小姨開車,我小姨父也有駕駛證。” “如果爸爸喝了酒再開車,我就告訴爺爺。聽著這些回答,感到好笑、好玩,又感受到孩子的聰明和各式各樣的辦法,總之,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喝了酒的人不能再開車、開車的人需要有駕駛證。
“騎自行車如何預防交通事故?”對于初中、高中的學生,這是宣講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說他們不知道該走非機動車道、不能闖紅燈,那是不對的。但他們卻有很多人是明知故犯,所以就要津津有味地給他們講一些交通事故案例,講交通違法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講交通違法次數與交通事故次數成正比,講一個人發生了交通事故一個家庭就會陷入極度悲痛的境地,從而讓他們樹立交通安全意識、遵紀守法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家庭責任意識。
過路口要一慢二看三通、不與機動車爭道搶行、轉彎要伸手示意,這些容易造
成交通事故的情況,是必須給他們重復再重復、叮囑再叮囑的,以案例作引導,以事故為警戒,以家庭傷害為啟示,讓他們記在心里、刻入腦中。
每一次講課,就要有一次收獲,這是我的目標,也是我的決心。為了上好每一次交通安全課,我都要針對受課群體,包括農村農民、社區居民、企業職工、機關干部,有的放矢地斟酌一番,力求宣講生動、案例準確,力求宣講效果的化。
每一次講課,對我來說就是做一次公益,為自己積一次功德,這是我的思想,也是我努力的方向。自從2002年負責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以來,我對本縣的學生交通事故年年有統計,宣講案例次次更新。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前,我縣平均每年有2-3起學生死亡交通事故,2010年以后逐漸遞減為1-2人,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無學生死亡事故。當然,這些成績我不敢據為己有,因為多年來,學校對學生安全重視程度與教育力度逐年增加。但是,我敢肯定,這里面有我的心血在內。十數年來,我跑遍了高唐縣所有的中小學校,跑遍了全縣近一半的幼兒園,講過多少次安全課也已經無從查證。
古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法自然,兩極往返謂德。我自感,多年來我已救人多命;我自信,在我百年之時,我的骨灰之上會有一座無形的七層寶塔,那“心中寶塔”的閃閃金光會護佑著我的人生“舍利”。為此,我愿為孩子們上好每一堂交通安全課,愿意在孩子的安全教育中繼續發光發熱,讓我的人生余熱驅散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交通事故陰霾。
上好每一堂交通安全課,讓孩子們健康成長,也讓我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