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童年在鄉村度過的緣故吧,也許是兒時遙無邊際的遐想充滿著無限的神秘感吧,鄉村夏夜那星光璀璨的夜空,那涼爽宜人的清風,那此起彼伏的蟬叫蟲鳴,總在甜美的記憶中閃現,仿佛又回到了那幸福的童年,找回了那份令人向往的純潔無暇....
當黃昏收起她魅力的紗幔,夜幕慢慢降臨的時候,鄉村也放下了它的勞碌,停止了一切喧囂。田園、小徑、水灣、綠樹、坯屋,一切的一切,都處在祥和的靜謐之中。白日田野的炙熱,黑紅了男人的胸膛,勞累的汗水,浸透了女人的衣衫。鄉村夏夜的到來,無私地向勞動的人們施舍了無比的愜意:清風徐徐,涼爽宜人,吃過晚飯,吹熄了油燈,男人們端個馬扎,坐在水灣沿兒上,伴一池清水,搖著蒲扇,海闊天空,逍遙自在;女人在自家平坦潔凈的院子里鋪張席子,席地而坐,解開粗布褂子上的衣扣,讓絲絲清風沁入心懷;孩子們躺在母親身邊,聽大人們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孩童飛揚的思緒,隨著虛無縹緲的銀河漫延,那隔河相望的牛郎,總能生發出種種美好的希望,盼望七月七鳥兒早早飛來,搭好鵲橋與思夫念兒的織女相會,然而,那無情的天河好像在故意難為這對有情人似的,總看不見牛郎織女走到一起,也從來沒聽到過他們的幽情夜話,孩子們伴著縷縷清風的撫摸,帶著美好的期盼進人了甜美的夢鄉。
母親還講過她年輕時經歷過的故事。那是在抗戰時期,涼爽的夏夜也是這么靜謐美好,但是戰亂總潛伏著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危機,倘若街上有人一聲驚恐的叫喊“鬼子來了!”全村立刻翻騰起一片孩哭娘叫的嘈雜聲,男人們一邊對著家人喊著“快跑!”,一邊沖進牛棚,拽起牛來慌忙躲進青紗帳;女人急速地收拾好隨身帶的包袱,領著孩子鉆進村外的紅荊叢里。惶恐撕裂了夜空的靜謐,蟲叮蚊咬的難熬替代了孩提美好的憧憬。那個年代不僅要防備鬼子的襲擾,還有“皇協”、“老缺”和一些打著抗日旗號的雜牌軍的搶掠。一到夜晚,沒有大犬吠雞叫,沒有人生氣息,一切都像窒息般的沉寂,靜的令人不知所向,靜的讓人毛骨悚然。如果遭到日本鬼子有目的“燒光、殺光、搶光”,其慘景就不敢想象了。
慶幸我們這一代的幸福吧,珍惜我們現在的擁有吧,千百萬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完整,百姓的安康,不惜拋頭顱、撒鮮血,犧牲寶貴生命,為我們健立了和平統一的新中國,讓我們過上了和平、富足的生活,知恩報恩是我們的義務,熱愛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現如今的鄉村夏夜,已經變得不再寧靜。昔日的低矮壞屋,已變成高大寬敞的新房;坎坷不平的土路,已硬化為平坦的水泥大道;明亮的路燈,映現著廣場大媽舞姿蹁躚的倩影,清澈悅耳的音樂,流淌在涼爽的夏日夜空。天上的星星依然至純至靜地閃爍,田園的蟲鳴依然經久不息地吟唱,快樂生活拉長了時空,幸福的感覺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鄉村夏夜,依然魅力無窮。鄉村夏夜,更加美麗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