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譯文: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應該了解別人的想法,要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做比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感悟: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將心比心,與人為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譯文:酒要同好朋友一起喝,詩要念給知書達理的人聽。認識的人這么多,但真正了解、理解達到知心的卻沒有幾個。
感悟:前兩句中心意思是志同道合,相互了解才能成為知心朋友,后兩句是講人生可能認識很多人,但真正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并不多。所以有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也是有感而發的。
3、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譯文:相逢時要像初次見面那樣熱情周到,到老便不會有什么遺憾了。
感悟:這個道理是片面的,如果每次見面都像次見面一樣,心與心之間總是不能親近,到老了還是形影相吊,不可能沒有遺憾。
4、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譯文:經常接近水就能掌握魚的xi性,經常接近山就能識別鳥的聲音。
感悟:經常接觸某事物,才能透徹的理解認識這個事物。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就是這個道理,“久病成良醫”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但是,接近不一定就會了解,要了解還需主動去認識、研究。
5、遠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譯文:時運離開時黃金可以變成鐵,時運來時鐵可以變成黃金。
感悟:這里講的是運氣,或者說是機遇,把握機遇,就能改變自己,改變人生。
6、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譯文:讀書需要下苦功夫,要知道書中字字值千金。
感悟:書中有很多精妙的地方,但是讀書時不注意,就難以發現。想從書中學到真正的道理,就必須“用意”。
7、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譯文:錢財就像糞土一樣,沒有什么值得珍視的,仁義道德的價值比前進還重要。
感悟:“錢財如糞土”一句出自《晉書》殷浩語:“官本腐臭,故將官而夢尸;錢本糞土,故將財而夢移。”錢財乃身外之物,而仁義道德才是重要的,輕財重義,是我們應該追求的處世之道。
8、當時若不登高望,誰識東流海洋深。
譯文:當時如果不登高望遠,誰會相信向東的流水,像海洋那樣深廣。
感悟:如果不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就不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的真相。
9、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譯文:路途遙遠才會了解到馬力量大小,事情經歷久了才知道人心的好壞。
感悟:此句出自《事林廣記》前集九下“結交警語”,今多做“日久見人心”。講的是人心的好壞需要時間來檢驗,就像馬的優劣需要遙遠的路途來檢驗一樣。
10、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譯文:能寬恕別人的不是愚蠢者,愚蠢者才不懂得饒恕別人。
感悟:“得饒人處且饒人”,饒恕別人并不代表你很無能,恰恰是大智若愚的表現,也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中國文化千年傳承,詩詞歌賦文筆長興。閱讀對于我們是一種汲取營養的過程,我們會在閱讀中增長見識,也會在閱讀中提取經驗。素文網文學素材頻道提供《唯美古風古韻詩詞》,歡迎大家閱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