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我想大家都熟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千日寒。”說明語言好壞對人們的影響程度。記得我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老師就讓我們背誦“五講四美”,這其中就含有“講文明、講禮貌、語言美、環境美”等內容,這說明語言美是我們從小就要保持優良的文化傳統。看一個人的好與壞,除了看他的衣著打扮,最重要的還要看的言談舉止。所以說,要想與人為善,首論先要言語為善。老祖宗發明我了語言,讓我們彼此間有了溝通交流的工具, 溝通交流的工具,我們在感激老祖宗的同時,還要學會很好地利用語言為自己為他人帶來更大的好處,不僅包括物質上的便利,還要包括精神上的愉悅,這才不愧于我們的老祖宗,不愧于我們的傳統文化。
不僅如此,良言還讓我們不斷結交善緣,斬斷惡緣。不管你是否想成為大善人,但美好的語言、文明的修養最起碼能讓你遠離禍端。無論從報刊新聞還是小道消息,我們會聽到許多這樣的消息:某某好友因言語不和翻臉成仇;某某夫妻因矛盾發生沖突因言語過激引發血案造成一死一傷;某某兄弟因言語過激雙雙走上不歸路等等。這樣的事例不斷的發生在我們周圍,本來好好的兩個人,就因言語不當,致使一點點雞毛蒜皮之事變成深仇激憤,乃至引發一樁樁血案,在我們扼腕痛惜的同時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上述所說也許有些極端,但好的語言真的能讓我們更好的與人交流,不斷的擴充我們的人脈,讓我們擁有更多正能量的朋友,使我們的人生更加成功。當然,要想做到這些僅靠良言還是不夠,還要做到善行,雖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對人要誠信,對自己的行為舉止時刻反省,不和小人為伍,多聽君子之言,積極、陽光、上進,即便你自己沒有多大才氣,但誰又敢說你不會成功?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干日寒。”讓我們都記住這句話,教育孩子,提醒大人,多進良言,多吐良言,讓文明的春風吹遍我們祖國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