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讀到一則故事,內容大致如下:,一個臟兮兮的男孩背著一個編織袋跟隨一個男人上了公交車,車上正好有個空座,小男孩便坐了下來,男人站在了孩子身旁。不一會兒,上來一個孕婦,小男孩便起身讓座說:"阿姨,請坐這里吧。”孕婦看了一眼臟兮兮的小男孩,沒說話,也沒坐。這時只見男孩從口袋里掏出紙巾擦了擦座位說:“阿姨,沒事的,我擦干凈了。”眾目睽睽之下,孕婦紅著臉坐了下來。車上的人們紛紛向孩子投來欽佩的目光。一位大媽夸贊道:“孩子,你真懂事。”只見小男孩微微一笑說:“奶奶,我做得還不夠好,媽媽總批評我太在意別人的目光,我現在勇敢一些了....”
男孩一邊說著,一邊緊緊地提著編織袋,突然汽車急剎車,男孩險些摔倒,袋子也差點掉了,男孩趕緊把編織袋摟在了懷里。大媽愛憐得看著男孩說:"孩子,你媽媽干什么工作?怎么沒陪你一起出門?"只見男孩紅著眼圈說:“我媽媽是老師,她就在這個編織袋里。”正當人們詫異之時,男人說話了,從男人的講話中我們了解到:這個男人是男孩的叔叔,男孩的媽媽是農村教師,性格溫和,受人愛戴。半年前,男孩的爸爸因病去世,媽媽為了賺錢貼補家用便趁暑假帶著男孩到縣城工地上打工,沒想到在打工的,男孩的媽媽被工地上的一根鋼筋砸中不幸身亡,編織袋里裝的是媽媽的骨灰盒。聽完此話,大媽眼里滿是淚水,關切地說:“孩子還能讀書嗎?”只見這個男人苦笑著搖了搖頭,男孩卻微笑著說:“沒關系的,我會到工地的圖書館去看書,那里有好多書……”
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走自己的路,盡管這個孩子面臨著失去雙親的痛苦,面臨著窘迫的生活,但孩子卻沒有因此而自卑,仍在勇敢地做自己,并且還要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繼續讀書。這都源于他勤奮而睿智的媽媽,這個偉大的媽媽教會了孩子不要在意別人的目光,用樂觀豁達的心態生活,勇敢地面對苦難。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兒子小時候的一件趣事。有,閑來無事,我便逗兒子說:“哎呀,這個小孩長得這么俊啊。”聽此話,兒子便瞪起圓圓的眼睛,仰著臉讓我看。但當我說:“這個小孩長得丑死了。”他便扭過臉不理我,多大個人啊。還有,當我們帶孩子出門時,聽的也是別人的一些夸贊的話語。當孩子上學后,我們更是過分關注老師和同學對孩子的評價,而不是客觀地去評價自己的孩子。這讓孩子喪失自我,過分地在意別人的目光,使孩子的內心變得非常脆弱。
孩子并非天生就會在意別人的目光,而是我們做家長的為孩子設置了一個“要讓眾人標榜”的圈子。現在看來,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要敢于打破這個圈子,只要孩子的行為是正確的,就要鼓勵孩子大膽地去做,不要因別人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初衷。
“孩子,不要活在別人的目光里,只要你覺得正確就堅持下去",我希望每個孩子可以快樂地生活著,也希望家長鼓勵孩子“在人生路上,要勇敢地做自己”。